去上上篇的和昌大押撲完香,剛好可以順道逛逛旁邊的小商圈。
下圖是面向灣仔莊士敦道上的利東街商圈入口。
據說,利東街以前是灣仔著名的「囍帖街」。
因為當時有不少的囍帖印刷店都集中在這裡。
或許正因為曾經的緣故,新經營團隊將新商圈張燈結綵,盡顯喜氣洋洋。
但裡頭建築走的是歐式風格,行走其中彷彿散步歐洲街頭,是拍照的好地點。
利東街商圈平面圖。
大紅燈籠高高掛。
夾在高樓間的喜紅燈籠顯得格外嬌小,這樣的侷促,讓我感覺城市落寞。
像是被困囿在雪景球裡的雪花,美麗翻飛卻姿態沉重。
我忽然很想念會安古鎮裡的燈籠,在夜裡綻放,在漆空裡飛揚。
商圈雖不大,但有許許多多時尚的商店與餐廳。
左上的「Le Pain Quotidien」據說是來自比利時,是知名麵包坊。
而且有提供歐式早午餐,我興緻勃勃地計畫著下回撲香。
(右上圖) 雙囍樓,是中式菜館。
(左下圖)「Pretty Ballerinas」,是家鞋店。
(右下圖)「Givrés Gelato Café」,是一家玫瑰造型霜淇淋店。
(左上)「YOKU MOKU」是日本一家很有名的洋菓子店。
它們家的洋風蛋捲和餅乾真的很好吃,我收集了好幾個精美鐵盒呢!
(右上)「Bistro Seoul」韓式小館。
(左下)「喜遇」,據介紹是融合新風格的香港菜館。
(右下)「OJAPA」,巴西料理。
特色店家隨手拍。
我就不一家一家詳述了,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官方網頁囉。
http://www.leetungavenue.com.hk/tc/index/
我最鍾愛的法國鑄鐵鍋「Le Creuset」。
看了香港的售價,好像和台灣差不多,我個人覺得日本買比台港買划算。
這家「Omotesando Koffee」也列在我的香港撲香計畫裡。
來自東京的人氣咖啡店,據說它的厚玉子燒三明治和精緻甜點很出色。
利東街商圈中庭廣場。
另外,除了地面商家外,地下一樓還有美食街和超市。
商圈裡有一家「Okashi」專賣日本零食及土產。
店裡還有一塊日本「Calbee」的點心吧,賣現炸馬鈴薯點心。
去過東京原宿竹下通的朋友應該不陌生吧。
店裡讓我眼睛一亮的香港土產:雞蛋仔餅乾。
就是雞蛋仔造型的餅乾,好可愛,香港奶茶口味呢!
想說都難得進來一趟了,那5樓的平台花園也去走走看看吧。
5樓平台花園一景。
花園一隅的南瓜馬車(廂)。
坐進裡頭抬頭仰望,竟是這麼一幅高樓環繞牢籠般的圖畫。
我沒有灰姑娘的夢幻心情,沒有童話故事的浪漫想望,我只想展翅飛翔。
從莊士敦道進入商圈後,一路走到底就是皇后大道東。
對面的合和中心也是一座複合式商場,有不少商店和餐飲店。
利東街商圈皇后大道東的進出口旁有一家古色古香的奇華餅店。
利東街商圈附近的春園街街市一景。
其中有家很有名的「金鳳茶餐廳」,網推蛋塔和港式凍奶茶。
以上就是人妻香港趴趴走,走馬看花,眼花撩亂的利東街冒險日記。
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