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駐新加坡前,對獅城小吃的印象幾乎就是叻沙、雞飯和沙嗲而已。
直到獅城生活正式展開,到各小販中心走跳覓食後,才發現獅城小吃真熱鬧。
緣自多元民族的飲食特色,中式自是不少,
然而大馬、印尼、印度、中東更甚者清真…等菜系都是常見。
走一趟小販中心,好似走進了亞洲美食展覽會一般,五花八門,五光十色。
初訪中峇魯市場,新加坡中部區域非常知名的小販中心。
光是在youtube上,介紹中峇魯市場的Vlogger就有一長串。
除中峇魯外,牛車水大廈、芳林巴剎、麥士威、老巴剎都是熱門"食"點。
店名:滷麵178 (中峇魯市場)
地址:30 Seng Poh Rd., Singapore 168898.
Tiong Bahru Market #02-23
營業時間:7:00~13:45 (Mon & Wed Closed)
午間用餐時間,走一圈中峇魯市場,排隊人潮就那幾家。
人潮相當於口碑,這點倒不會差太多的,跟著排就是了呵。
這家滷麵正是中峇魯市場中的人氣攤舖之一。
生意實在太好,初訪時的下午一點左右,我剛好買到倒數之一。
等我拿到滷麵,找好座位,拍完照片後,店家已準備收攤了。
中峇魯市場。
搭捷運前往的話最近是中峇魯站。
從綠線中峇魯站步行過來大約十來分鐘左右。
中峇魯市場內部一景。
一樓是市場。
有生鮮蔬果、生活用品、衣飾小物…等攤位,如台灣傳統市場一般。
二樓才是美食中心。
菜單隨手拍。
很簡單就只賣滷麵,僅僅是大小碗份量、加料與否的選擇。
右圖是醬料,有辣醬、香菜碎、蒜泥,讓來客自行添加。
Lor Mee 滷麵 ... SGD4 ≒ NTD84
買到這碗時已經是倒數第三碗了,可惜香菜蔥花沒得加了。
上頭加的細碎炸麵衣和吃日式烏龍麵會加天婦羅花一樣的道理,增加口感。
麵條就是古早風味的中式麵條,而湯汁則是勾芡得十分濃稠的羹湯。
淡淡中藥香氣撲來,想是有加當歸八角五香之類的去燉煮。
炸鯊魚塊,他們家最是賣點的就是這樣食材吧。
炸衣香酥,而魚肉吃起來頗有嚼感,不若多利魚那般綿軟無勁。
除了炸魚之外還有放豬肉片。
第二回我點了大份,果然炸魚塊加量,吃起來更滿足。
二訪在早上九點半,這回總算有加到上次被用完的香菜蔥花。
這樣才是完完整整的一碗獅城滷麵呀!
蒜泥也是一定要加的,大大提升了整碗麵的豐富層次味道。
炸魚塊、豬肉片、魚餅片。
濃醇香滑又帶有中藥香氣的滷汁芡羹與紮實彈牙的麵條,真真是好味!
有日本美食客特地畫了漫畫介紹。
原來呀~之所以店名178是因為早前的攤號是1-78(一樓78號攤)。
店主對178這數字諧音「一起發」很是中意,所以延用了下來。
相關報導。
中峇魯市場裡攤位隨手拍。
一樓市場隨手拍。
開的是早市,過午後多數生鮮舖就都收攤了。
後記:
第一回滷麵撲香體驗就吃到了水準非常的好麵。
以致之後別家吃的滷麵都覺得棋差一著了。
若獅城之行僅能吃下一碗滷麵,那麼小編推這178最佳。
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