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愛慘了泡飯,真希望有台灣商家將這美味引進台灣。
讓台灣親友們也能嚐到這看似簡單,但卻是驚喜搭配的美食。
台式海鮮粥固然美味,但湯底多同系,而且少有酥香這一味。
酥炸過後的香米粒與蛋酥加進泡飯裡,讓美味頓時風情萬種。
店名:Mr Rice Pao Fan Lao Pa Sat (老巴剎MR.RICE泡飯)
地址:18 Raffles Quay, Lao Pa Sat Stall 18, Singapore 048582.
說到老巴剎,熟門路的人都知道,聞名的沙嗲一條街。
我也很想撲沙嗲香呀~~但它只在夜幕拉起,華燈初上時才開市。
白日的老巴剎比較安靜,自有其悠久歷史氛圍的風情。
老巴剎位在熱鬧的商業中心區域,周邊都是氣派的商業大樓。
就位置來看,老巴剎落在直落亞逸(TelokAyer)和市中心(Downtown)之間。
所以搭MRT前往的話,在這兩站其中一站下車再步行過去都可以。
菜單隨手拍。
炸魚西施泡飯 ... SGD6 ≒ NTD123
Deep Fried Fish Fillet with Poached Crispy Rice
滿滿的配料,頗大一碗的份量呢。
金黃色的酥炸香米飄浮在湯碗上,閃閃發亮,香氣撲鼻而來。
鴻喜菇、綠花椰與滿滿的蔥花,還有一些切碎的包心菜。
炸魚塊大約有六大塊,很有誠意呢!
炸魚塊麵皮吸收了高湯精華,外酥裡嫩,真是好滋味。
這搭配的概念就和台灣排骨酥羹類似呀!
雖說星國四季皆夏,夏日裡吃熱騰騰的泡飯好像熱上加熱,
但有吊扇涼風,被香氣包圍,心很靜,胃很暖,渾身竟也舒涼。
獅城巴剎好,湯鮮蔬米香,沐風吃熱食,箇中滋味長。
麻辣雞扒泡飯 ... SGD6.9 ≒ NTD145
炸得香酥可口的雞塊,以及薑蔥蒜碎胡椒香。
老巴剎地圖。
老巴剎內部一景。
低調沉穩的綠色立柱上有漂亮的花邊,據說是維多利亞風格的設計。
來感受一下老巴剎鐘樓聲響時的鐘聲悠揚。
老巴剎裡多美食小販。
每家小販營業日都不同,並不是統一營休的,所以撲香前要先確定好唷。
老巴剎裡的新加坡名產超市。
各家廠牌的魚皮零食與鹹蛋黃零食。
發起人也有推出肉骨茶香料料理包耶~~
Satay Street (Boon Tat Street)
老巴剎旁的這條文達街,晚上七點後就搖身一變成為沙嗲一條街。
一定要找機會來的!
老巴剎周邊真的都是高聳的商業大樓。
貓咪是老巴剎裡可愛的吃貨小伙伴。(吉祥物?)
在老巴剎裡撲完香後,可以散步到附近的直落亞逸街。
圖為天福宮,傳統中式風格的寺廟,建於1839年,歷史悠久。
據介紹,天福宮是新加坡最古老的華人寺廟。
而且已被列為新加坡國家古蹟。
天福宮祭拜媽祖,因為有早期華人移民的這層背景。
在台灣也就是我們習慣的媽祖廟,在香港就是天后宮呀。
右圖中「波靖南溟」匾額據介紹是1907年由清朝光緒皇帝所題。
意謂南海風平浪靜。
而現在廟裡這塊是複制品,真品被收藏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裡展覽。
天福宮旁的玉皇宮。(道教廟觀)
玉皇宮的宗廟活動。
「向天公借膽」這聽起來很有意思。
向玉皇上帝借身邊軍師幕僚的文膽,或驍勇武將的武膽。
借文膽助學業順利,借武膽助生意成功。
同一條路上的「納哥德卡回教聖殿」(Nagore Dargah),回教清真建築。
據說建成於1828至1830年,可能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宗教建築。
早在1974年也被列為新加坡國家古蹟。
所以這條直落亞逸街上盡顯新加坡宗教的多元化,
回教聖殿 旁邊就緊鄰著 道教宮廟 與 佛教宮廟。
據說目前是作為伊斯蘭歷史文物展示的紀念館。
與回教堂不同的是,聖殿不需面向麥加聖城,所以才會與街道平行。
後記:
照理來說,老巴剎不該這麼清冷的。
一場疫情下來,讓世界的人潮流動停滯不前。
本來的星國該會是如何的榮景,我仍無法想像。
從老巴剎步行約十五分鐘便能到達新加坡地標「魚尾獅公園」。
然而本該熱鬧熙攘的魚尾獅周邊,如今也是四顧空闊。
沒了觀光客的新加坡,或許只是短暫休養生息的時候。
獅城的蓬勃元氣生機,依舊氣勢如虹,蓄勢待發。
加碼情報:
超美味泡飯還有這家呢!
獅城的大城小吃 -- 泡飯王(海鮮泡飯) King of PaoFan @Bugis武吉士
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