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的深水埗美食探險,為的就是公和荳品和這家劉森記。
深水埗真是個香港街坊美食的聚集地,十足感受很香港的生活步調。
也因如此,這裡不同鬧區,觀光客少,大多是街坊民眾覓食踩街。
店名:劉森記麵家
地址:香港深水埗桂林街48號地下
香港友人特地介紹我這家,說是這裡的牛柏葉麵全港少有,獨樹一格。
走到桂林街這一段,就可以看到突出路面的霸氣紅底白字招牌。
我曾在臉書上寫了香江生活觀察隨筆,這凸顯存在感的香港招牌便是其一。
店頭正貼著香港美食宗師蔡瀾先生的推薦報導。
店頭貼著的雜誌報導篇章。
店內一景。
店不大,不到十桌,但來客如潮,一波接著一波,餐桌沒一刻是空著的。
另外我去的是總店,劉森記在深水埗本店附近有另開了兩家分店。
菜餐隨手拍。
薑蔥黑柏葉(湯)麵 ... HKD28 ≒ NTD115
喜歡乾麵的朋友可選撈麵,說到撈麵,它們家的蝦子撈麵似乎也是高人氣。
細麵很有嚼勁,湯頭也十分鮮甜,薑蔥的香氣也很吸引食欲。
想著這黑柏葉到底是什麼,真是讓我想破了頭。
咬起來微脆很有嚼感,吃起來也沒有肉腥味,很是特別。
說不上喜歡,也說不上好吃,就是第一次吃到的新奇口味。
但是沾著高湯一起吃,咬著嚼著,卻別有一番滋味。
後來剛好回台陪家人吃麻辣火鍋時,我姐點了牛毛肚,原來!
這香港說的牛柏葉就是台灣吃的毛肚呀!
或許怕賣相不佳,為此多數商家才會將其洗白,硬讓它美白亮相。
只是劉森記保留了它原始樣貌,沒為增添賣相而特意洗白。
原來真正新鮮的牛柏葉,其實是黑色的呀。
招牌淨水餃 ... HKD28 ≒ NTD115
也就是我們台灣一般說的湯餃囉。
劉森記的餃子既飽滿又料實,皮餡緊緊依附,高湯也吃得出功夫。
實在太好吃,來了不點這道水餃就太可惜了。
每咬一口,都能感受到水餃餡內滿溢的鮮甜肉汁與濃濃蝦鮮味。
另外要大大地推薦一下,劉森記麵家餐桌上這看似簡單的蘿蔔泡菜。
我保証,絕對一吃會上癮,輕辣微酸,簡直開胃百分百。
甚至認真考慮想跪請店家賣一罐給我可否……
劉森記麵家總共有三家店面,都位在深水埗。
分別是:桂林街48號,福榮街82號,元州街188號。
路上巧遇雪糕車,一定要買支嚐嚐的呀。
現在香港路上幾乎看不到什麼攤販了,因政府為了市容整頓的關係。
因此像這樣有牌的正當路邊攤屈指可數,只會少不會多了。
雪糕就是台灣說的霜淇淋,吃起來就像台灣超商賣的那般味道。
後記:
黝黑的牛柏葉,是種神秘的色彩。
如同綴著流蘇的玄色禮服下襬,搖曳間都是風情。
做自己的精采,願伯樂相會相知,用最初的本質,與饕客交心。
佩服劉森記,還了牛柏葉一個以原貌揚眉吐氣的公道。
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