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劉森記那篇就提到過深水埗,是香港街坊美食的大本營之一。
而這家深水埗人氣小吃賣得美味腸粉總是讓店前排隊人潮不間斷。
還在 2016 & 2017年連續入榜了香港米芝蓮街頭小食名單裡。
店名:合益泰小食
地址:香港深水埗桂林街121號地下
營業時間:06:30~20:30
地點就在深水埗鬧區桂林街一隅,店前頭就是熱鬧市集。
看到店前滿滿人潮,我以為要排個一時半會才輪得到。
結果,原來這是排買外帶的,堂食直接進店找位置就是了。
深水埗桂林街這段街道不短,而且有大段剛好就是在地市集。
若是走在街上找,容易就錯過了被攤販給遮掩住了的合益泰。
最好配合著地址門號,找大概位置,或直接走行廊。
菜單隨手拍。
這裡最有名的,據說就是混醬腸粉。
坐定位置後環顧四周,可說是人人皆點一份,有細中大任君選。
一條腸粉2港幣,細的8元就是有四條腸粉,以此類推。
時近中午午餐時間,店內座無虛席,併桌是常事。
毫無猶疑地就點了腸粉細一份,粥一碗,豬皮蘿蔔細一份。
不知這樣點對一個女孩子(吃貨)來說是多還怎地,同桌人投來異樣眼光。
就連點餐的大姐好像也有點小驚訝的樣子。(還是說我的台灣國語漏了嘴?)
又或是,發現我點餐很識貨,架勢還頗熟門路?
另外還有個併桌小插曲。
點完菜,同桌三位同座的香港人忽地問我是否台灣來的?
是口音露了餡麼?結果沒想到,居然說是台灣人吃食也很愛加醬對吧?
這我還真不知怎麼回?不過是入境隨俗學著罷了。
是麼?台灣人吃東西很喜歡淋醬汁是一大特點麼?
腸粉 (細) ... HKD8 ≒ NTD33
不愧是店內超人氣小吃,爽滑無比,配上甜辣香三醬合一,好吃地不能停筷。
芝麻醬的香氣濃郁,讓我想起台灣的台式涼麵,也就是那樣的濃稠香。
若有人能在台灣賣起這道港式小吃,我相信絕對會造成美食風潮的。
豬皮蘿蔔 (細) ... HKD14 ≒ NTD58
蘿蔔還不錯,不渣不老,而豬皮則是滿滿的膠原蛋白果凍口感。
本以為豬皮會有油膩味,畢竟是入油過炸的,可意外的是,並不會。
難怪港人愛食豬皮,難怪香港的女孩子皮膚大多都本質好,懂吃無敵呀。
魚片牛肉粥 ... HKD22 ≒ NTD90
合益泰的粥不慍不火,就是很中規中矩的好味道,用料也很平實。
早晨食這樣一碗粥,感覺一天都會很溫和平順地渡過。
食完一份腸粉,意猶未盡,忍不住還是跟著人潮排了一回買外帶。
看大姐們身手俐落,手起刀落,一段段爽滑的腸粉就這麼齊整入盤再裝袋。
若是外帶,除了塑膠袋外,會用一層紙包住腸粉,為的是不黏袋吧。
走在桂林街上,順道逛逛街上市集。
圖為桂林街上的「北河街街市」,有點像南門市場的感覺。
桂林街市集一景。
就像台灣傳統市場一樣,賣吃的 賣用的 賣穿的 五花八門。
忍不住被這斗大的標題給吸引住了目光!
合益泰不遠處還有深水埗有名的「西九龍中心」,是座複合式商場。
深水埗西九龍中心內部一景。
走到深水埗桂林街後段有一座天后廟。
深水埗過去據說是繁榮的深水碼頭,對航船者而言,天后的保庇無比重要。
所謂天后即是媽祖,台灣比較習慣媽祖這個稱號。
天后是閩民系的信仰,原是為保沿海貿易平安而建立的廟宇。
在民間故事中就是我們小時候讀的林默娘的故事。
在台灣,媽祖信仰十分普遍,我家的巷口也有一座小型的媽祖廟。
我時常陪同親親阿婆去拜,每每看著她虔心合掌敬畏誠拜時我都會想,
想為她許每一個願,為她點每一盞燈,只要她一切安好。
這一年來,她時常入我夢裡,夢裡她總是笑得詳和,是否在告訴我一切安好?
深水埗警署。
位於欽州街37號,據介紹是由公和洋行設計的英殖典型新古典主義建築。
被認定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是僅次於油麻地警署,現存最古老的警署之一。
深水埗美食參照地圖。
後記:
深水埗有的不僅是港民的美食,更有古老的香江歷史建築。
像是昂船洲軍營、北九龍裁判法院、深水埗三太子廟、北帝廟、武帝廟、
美荷樓、深水埗公立醫局及保存至今的唐樓……等,有機會定要再去訪訪。
深水埗不僅水深,人情故事也很深呢!
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