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土面積雖小,但在政府的精心規劃下,繁榮之極全球有目共睹。

完善的捷運系統,四通八達的公共交通運輸。

但原來,早前年代也是有火車的,只是已走入歷史,不再復用。

而且關於曾經的新加坡火車還有一段曲折的小故事,頗有意思。

忘了在哪本日文旅誌中看到的,介紹了這座獅城火車的紀念公園。

於是挑個蔚藍晴空的好日子,出發尋古去。

店名:1932 Story Cafe

地址:1005 Bukit Timah Rd, Singapore 596121.

現今開在武吉知馬火車站裡的復古咖啡館,據說這裡曾是站員宿舍。

在周邊走走看看後,可以來這裡喝杯咖啡,感受舊時光景。

1932story_01.jpg

 

離這裡最近的捷運是藍線上的阿爾柏王國(King Albert Park)。

搭巴士的話,搭到King Albert Pk這站又更近一點。

1932story_02.jpg

 

Bukit Timah Railway Station 武吉知馬火車站

1932story_03.jpg

 

武吉知馬火車站建於1903,1915年啟用是新加坡最早期的鐵路車站之一

站前共有三條軌道,靠近車站的是主軌。

當時新加坡鐵路是單線鐵路,故雙方火車在此交會時,

從市區開往兀蘭/馬來西亞的列車會停在中間軌道讓車。

而第三條軌道則僅作為備用軌道。

1993年起這座火車站停止了載送客服務,僅作為列車交會及信號控制的要點。

因此乘客只得從丹戎巴葛火車總站上車,才能北上前往兀蘭/馬來西亞方向。

而南下至丹戎巴葛的火車,則必須在這裡向站長取得通行鑰匙才能繼續行駛。

以保該列車是單線鐵路上唯一運行的火車。

1932story_04.jpg

 

現在仍保留下來的控制室一貌。

1932story_05.jpg

 

關於這段鐵路還有一段曲折的過往。

1965年新加坡被迫從馬來西亞脫離出來獨立時鐵道的主權卻仍在馬來西亞

這麼一來就有個詭異的事態,新加坡人要搭火車去馬來西亞,

卻得在新加坡市中心的丹戎巴葛火車總站過海關,彷彿國中有國。

後來雙方幾經談判協調終於就主權問題達成共識,

同意從201171日起將總站遷至邊境的兀蘭火車站(Woodlands)。

也包含了關稅局、移民局及檢疫站…等重要關卡。

至此,新加坡政府總算有了完整的國土主權。

(以上資料參考"維基百科"及"新加坡眼"媒體新聞)

1932story_06.jpg

 

周邊走走逛逛累積了不少熱氣,來一旁的咖啡館小做休憩。

1932story_07.jpg

 

懷舊的氛圍。

1932story_08.jpg

 

店裡擺設看得出來都是老時代留存下來的故舊收藏。

1932story_09.jpg

 

好幾處座位,每個位置都有別樣的時代感。

1932story_10.jpg

 

看著就很有歷史感的老式木板床。

1932story_11.jpg

 

舊時代的家居物件,只可觀不可動手唷。

1932story_12.jpg

 

拿鐵。

1932story_13.jpg

 

格子鬆餅。

1932story_14.jpg

 

紀念公園裡開的花。

1932story_15.jpg

 

咖啡館裡走一圈。

 

後記:

小時候,常有機會陪著親親阿婆阿公下鄉訪親,偶爾有時坐的火車。

每要出門都開心地像放飛的風箏,或動物園裡的猴子要野放一樣興奮。

一到車站,看到火車便當那真像餓鬼撲食一樣,讓大人好氣又好笑。

歲月無聲,曾幾何時,我再不需要人牽,一個人也能飛得千里之遠。


當我再翻閱照片,有一張是我帶親親阿婆第一次搭高鐵時拍的。

只是角色互換了,她才是開心地像孩子的那個。

曾經總要阿婆幫著穿好鞋才出門的我,已經是個在海外奔波的行者。

而阿婆卻在時光的搓磨下,腰不好了,膝蓋也鈍了。

但我更甘願蹲在她身前為她繫帶喬鞋,一仰頭就能看到她開懷地笑。

從火車進化到高鐵,一樣的兩個人,從牽手到攙扶,我以為可以一路走下去。

然而,那個綿雨的午後,她安祥地睡了,再不能醒。

臨走前最後,我在榻邊為她穿好了鞋。她的腳還是那麼溫熱柔軟。

我以為,還能再見她靦腆的笑容,還能再對她唱細妹按醬。(客語:小姐真漂亮)


「阿婆,來,鞋我幫妳穿好了。」

「過橋引路我都會提醒妳,讓妳好好走,慢慢走。」

走得慢些沒關係,總有一天我會跟上妳的。

 

Google Map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河童小主編 的頭像
    河童小主編

    河童注意報

    河童小主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