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獅城的天氣很不穩定,忽晴忽雨的,有時還晴雨交加。
複雜的天氣就想吃點簡單的美食,讓心情與腸胃都輕盈一些。
店名:漢記魚湯 Han Kee Fish Soup
地址:7 Maxwell Rd., Singapore 069111.
Amoy Street Food Centre #02-129
廈門街美食中心雖夾在老巴剎和麥士威美食中心之間,
仍有著超高的人氣,而且還有四家米其林小吃坐鎮。
但其實,裡面最厲害的,是這家漢記魚湯。
雖沒有米其林榮耀,人氣卻是最高。
每到開業時間,人潮最多,排隊人龍也最長。
並不是店家手腳慢,其實算是快的了,只是人潮太多。
若在用餐時間前往少不了要排上半個小時。
廈門街美食中心。
周邊都是商辦大樓,這區是著名的商業中心區域。
因此一到中午用餐時間,滿滿都是上班族覓食的身影。
實在不是誇張,下午一點半到的漢記,隨便數數都還有二十多人排著隊。
為了一碗美味魚湯,我也隨著耐心等候,三十分鐘後終於排到了。
菜單隨手拍。
魚片粥(中) ... SGD7 ≒ NTD147
紮紮實實,滿滿當當的一大碗厚實魚片。
香氣撲鼻而來,捧在手裡我還真是有點感動。
熱騰騰清香順口的清湯,頗有咬感的長米。
濃郁油香的蔥油,讓湯頭鮮甜的魚骨片。
香脆的魚骨片,整片都能食用。
厚實彈牙的新鮮魚片。據說用的是馬鮫魚。
魚片紋理分明,肉質彷彿帶有生命力的彈性,非常好味。
而且真的是滿滿一碗,怎麼撈都撈得到魚片。
直接吃就很有鮮魚本身的鮮甜,沾店家提供的辣椒醬油食用另有滋味。
魚片米粉(中) ... SGD7 ≒ NTD147
另一回我點了魚片米粉,米粉是非常彈牙的細圓米線。
和我們一般認知的細米粉不同,說是米線比較合適。
這般好味米線就和我在香港吃的瀨粉一樣,滑溜又煙韌。
【2023.8.28 追加記事】
每次來到廈門街總想著要嚐其他美食,但往往又忍不住向魚湯靠過去。
明知道不管什麼時段來少不了排隊半個小時,卻又心甘情願。
檯前就兩位大姐輪流負責點餐收帳出餐。
厲害的是兩位大姐記憶力超群,沿著排隊人龍一路點餐收錢找錢下去,
不用筆記直到取餐都記得每位人客點什麼,吃的大中小份量。
看估狗評價中不少人對大姐們的不親切態度頗有微詞,
但我看到的是大姐們的絕對效率與專一,
面對長串嗷嗷待哺的人客,沒有嘻笑懶散的餘裕。
等到我取餐,短短只要半分鐘,可謂速率快捷。
沒有絲毫多餘的動作,一如訓練有素的職人。
而我身後依舊還有二三十人,彷彿不間斷的接龍。
大姐們的鎮定自若,成了廈門街一道風景,
像是在搶食戰場中,仍一派沉著指揮的總司令。
一陣子沒來廈門街,人潮比以前似乎更多了。
漢記魚湯的排隊人潮有增無減,撲香要有排隊覺悟。
另外,廈門街美食中心自重新整修後,洗手間變得漂亮又乾淨。
魚片米粉(中) ... SGD7
拿到這沉甸甸滿滿魚片的米粉湯,香氣撲來讓人心情小激動呀~
找好位子,趁著熱呼呼的當口,開心大快朵頤啦~~
吃完米線後可以步行至最近的直落亞逸MRT站搭車移動。
走在直落亞逸街上,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景點。
這家就在廈門街美食中心旁的中華醫院據說就是間古厝餐館。
正式店名叫"My Awesome Cafe",輕食Brunch和咖啡都頗有人氣。
再往下走就會看到「阿爾阿布拉回教堂」。
建成於1855年,是座有著百年以上歷史的南印度風清真寺。
早在1974年就已被列為國家古蹟之一。
(以上介紹參考自新加坡政府機構網站資料)
再往下走就會看到天福宮。
天福宮建成於1840年,是新加坡最古老和最重要的福建寺廟之一。
來自中國的移民信眾為了感謝媽祖保祐航行順利平安。
於1973年被列為國家古蹟。
詳細介紹請參考天福宮官方網站。
過了天福宮後,馬上又能看到「納哥德卡殿」(回教清真寺)。
據說是19世紀20年代首批印度伊斯蘭教徒來到新加坡時為信仰打造的。
1974年被列入國家古蹟,目前館內主要展示歷史文物,偏向紀念館作用。
詳細介紹請參考
Nagore Dargah Indian Muslim Heritage Centre 官方網站。
後記:
直落亞逸街短短一段街道就有豐富的美食與文化。
有機會來到這周邊的話,不妨好好感受一下呀~~
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