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和親阿姐來了趟遠走山林的小小放飛之旅。
阿姐說剛好嵐山是賞夜竹的佳期,佳期不待,怎能錯過。
歷經漫長的飛行與拉車旅途,一早從台北出發,到京都嵐山已是夜暮。
從大阪車站搭阪急到嵐山,大約花了一個多小時吧,我沒留意。
嵐山之地周邊共有三座車站,阪急嵐山、京福嵐山及JR嵯峨嵐山。
若從大阪前往,大多是搭阪急到嵐山,若從京都前往則是搭JR。
而京福嵐山則是通往四条大宮的在地區域鐵路。
一踏出車廂,果然有到了古都的風情,清冷空氣中帶著些許深幽。
從阪急嵐山站出來後,沿著桂川一路走,路邊便有了一小段花燈路。
行走在忽明忽暗之間,好像有了點眾裡尋他千百度的興味。
只是我心中的思念的那人呀,此生已不能再見於燈火闌珊處了。
沿著桂川,穿過中之島公園後,就是渡月橋。
下榻旅館便在渡月橋另一頭,橋上人潮車潮皆多,有交警指揮著左進右出。
一路風塵僕僕,拉著隨我流浪十年的跛腳行李箱,總算到達旅館。
經阿姐安排,選了我們都很喜愛的日式風情旅館,人在古都自然心也隨古。
旅館名:花のいえ
地址: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嵯峨天龍寺角倉町9
官方網址:http://hananoie.gr.jp/ (點擊進入)
旅館周邊一景。
旅館有提供租賃自行車(¥500),在隔天的嵐山之遊時,很有幫助。
房內一景與窗外景緻。
一進房稍作休息後,旅館職員便為我們傳備好了晚膳。
日式味噌火鍋套餐。
美味的配菜,優質的肉片,新鮮的魚生,細嫩的豆腐,可口的小菜白飯。
每道菜精心倍至,讓我們吃得身心滿足,一掃旅途疲憊。
晚膳過後,一起到外頭稍稍夜間散步作為消食。
走到不遠處的「長辻通」,這裡正是嵐山最主要的觀光紀念品幹道。
而京福嵐山站就在這條路上。
走到夜燈竹徑入口時,恰好已近熄燈時分,人潮散去,只走了這麼小段。
回到旅館後隨手拍的大廳咖啡廳。
一回到房間,看到旅館人員已經為我們鋪好了厚墊暖被。
兩人快手快腳到湯屋裡洗去一身風塵後,睡意立即襲來。
晨起後走到樓閣上的餐廳用早膳。
吃得簡單,心卻很滿足,這樣的歲月靜好太難得。
向旅館租借了自行車後,我們開始了今天的一日嵐山散策。
再回到昨日那片山林竹徑,白日一片清朗風情,風吹有聲,如輕歌細語。
古人君子皆愛竹,為它的直與天齊,為它的高風亮節。
我不是君子,也沒有治世心,只羨它非關時節的一脈風骨,它活著自己。
也因知道人生一世,要能只活自己實在很難,所以只能單純欣賞。
年輕尚有傲氣時,以為有理氣便直,以為眾人不往我獨行那是真性情。
如今,看過生死也浪跡他鄉,經歷許多人情分合後,
發現隨著命運的浪波逐流還能真誠面對自己才難。
嵐山景點:天龍寺。(大人參拜費用:¥500)
這是日本臨濟宗天龍寺派的大本山。由夢窗國師於1339年開山創建。
在室町時代時更是京都五山中的第一位。
是日本最早被認定為特別名勝史蹟之處,並在1994年登錄於世界文化遺產。
開放時間:早上八時三十分至午後五時。
雖說我大學念的是日本語文學系,但我對日本古史文學不怎麼興趣。
當時念得很是辛苦哇~~古典文學課還重考過一次咧。
進來總之是走馬看花,看漂亮的日式古風建築,感受日式庭園的わびさび。
日文中的「わびさび」指的是「侘寂」,是日本發展出來的獨特美學意識。
單字面來看原指簡樸與寂靜,
也就是一種不求完滿,而經歲月洗鍊的古雅意象。
在日本人追求完美的天性中,
出了這樣以似有殘缺外在而求靈神完滿的思想哲學,怎麼想都覺得十分厲害。
這是種至繁歸至簡的禪宗美學,將留白的意義表達深遠。
後來影響甚至深及茶道,在茶道世界發展成了一套茶道美學。
有學日本茶道或花道等日本藝術的朋友,一定十分了解。
天龍寺十境之一的曹源池。
曹源池是由夢窗國師所設計建造的庭園景觀。
以左面嵐山,正面龜山・小倉山,
再遠以右面愛宕山為借景的池泉回游式庭園。
巧妙融合了優美王朝的傳統大和繪風文化以及宋元畫風的禪文化。
曹源池名稱是夢窗國師在清池裡淤泥時,發現池中有塊「曹源一滴」的石碑,
故取此名。
天龍寺一景。
大本山天龍寺,位在長辻通上的另一處出入口。
天龍寺官方網址:http://www.tenryuji.com/
山林竹徑漫步。
嵐山景點:國家指定文化財「大河內山莊庭園」
這是昭和初期著名演員大河內傳次郎先生費時30年精心打造的借景庭園。
除了風光明媚的庭園美景,還能遠眺嵐峽的清流與古都的靈峰。
入場費用:¥1000,不少人因為看這收價而轉頭而去。
我和阿姐想著,都千里迢迢來到這裡了,鎩羽而歸豈不可惜。
而且還附一杯抹茶與日式小點心,情懷也值。
聽說這裡是賞楓名所,可惜時值深冬,早已一片蕭瑟。
竹徑人潮越晚越多,這裡不失為一個絕佳的靜憩空間。
我們照著遊園指示,將整大片庭園走了遍,一路上氣氛十分舒適。
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共山高下。(元.張養浩)
無論是雲就山還是山就雲,都不因彼此有無而失色於人間。
除她之外,我對人情世故的聚散離合也是這樣的想法。
海外漂流多年,今後未知去處,也未知落腳與歸期,身邊來去的朋友,
能留且留,想走便走,願聚則聚,得散即散,情誼若能長久,不爭朝暮。
遊遍庭園後,最後就到茶亭裡喝杯茶。
耳聞風葉響,口嚐茶葉香,眼看世間畫,滿腔心歡暢。
後記:
我覺得人生在世還是需要偶爾的寄情山水。
城市紛擾何如?人情濃淡何如?前途明暗何如?情愛得失何如?
山水當下,天地之間,此時此刻,無關紅塵,只看真我。
Google Map(花のいえ~旅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