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來香港探訪的友人,接風宴選在和昌大押,由原當舖轉化的食肆。
上網找地址才知道,這是一座由四幢高窄長形樓宇相連而成的唐樓。
始建於1888年,是幢已逾百年歷史的建築。
外形的陳舊使它曾面臨被拆卸重建的厄運,所幸有香港市區重建局的慧眼,
讓其得以保全,並加以復修翻新,使其靈魂不滅,靜守香江一隅。
店名:The Pawn (和昌大押)
地址:香港灣仔莊士敦道62號
搭港鐵至灣仔站,從B1出口沿修頓遊樂場方向行即可看到。
若是搭港島叮叮車,在西行線的汕頭街站,東行線的盧押道站下車即可到達。
西行線是往堅尼地城方向,東行線則是往柴灣方向。
若要搭巴士前往,目的地設往修頓遊樂場這一站就行了。
從正面看尚不明顯,從側面看就能清楚這幢唐樓建築的優美弧度。(上左圖)
入口有二,一在莊士敦道正面,拾樓階而上先是二樓的酒吧。(上中圖)
若要直接往三樓餐廳,可從側面大王東街的入口搭電梯直達。(上右圖)
所謂大押即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當舖。
如今原址已成餐廳,而真正的和昌大押則遷入了一旁的大王東街上。(下右圖)
開在和昌大押唐樓裡的餐廳名為「The Pawn」,直譯就是當舖。
菜餚考案來自「Tom Aikens」,據介紹是位英國知名的米其林星級主廚。
The Pawn 有商業午餐,僅平日中午用餐時段供應。
另外好像不定期也會舉辦些特別活動,像右圖的爵士之夜。
二樓餐廳露台一景 & 從露台望向街道的景色。
坐在露台用餐,除了可感受叮叮車來往的香港氣息,還能感受城市人語。
正因街頭的熱鬧,更顯當舖裡的悠然,鬧中取靜,是香港生活裡的奢侈。
菜單隨手拍。
前菜 主菜 甜點 三選二 ... HKD198 ≒ NT812。
+ HKD40 即可三道一次擁有還加一杯咖啡。(未稅;10%服務費另計)
餐前麵包。
容器質樸雅緻,看著都覺得舒服。
只可惜麵包就這一塊,要不真會忍不住一塊接一塊。
前菜:Seabass carpaccio, peas, turnip, lime tapioca.
生鱸魚片盤 佐豌豆泥 白蘿蔔 黃瓜片與樹薯粉圓
鱸魚切得薄裡透亮,些微的椒鹽調味,味道清爽鮮甜。
主菜:Confit halibut, octopus risotto, semi-dried tomato
香煎比目魚 佐章魚小蕃茄燉飯
比目魚煎得皮酥肉嫩,一樣是簡單略灑椒鹽調味,厚實的口感水潤彈牙。
份量看似少少,重質不重量,慢慢食也就食出了飽足感。
只是,燉飯米芯尚硬,味道雖好,但習慣東方米食的我吃著總覺違和。
原來,在台灣吃到的洋食燉飯大多已按國人習慣改良,芯軟入味。
但其實在歐美國家吃到的燉飯,都是這樣介於生熟之間的略硬口感。
Hazelnut & banana chocolate mousse
榛果香蕉巧克力慕斯
先說容器,實在漂亮又有質感的淑女帽造型圓盤。
圓型慕斯蛋糕上,覆上了三片薄如蟬翼的巧克力紙。
而且…居然還上了食用金箔作綴飾,也太心思手筆了吧。
巧克力慕斯裡包裏著一小團的香蕉泥。
吃起來就像是巧克力版的東京芭娜娜呀。
吃甜點怎麼能沒有咖啡相配呢!
拿鐵咖啡很香濃,但對我來說力度稍強了一些,只能小口啜飲。
夜晚的和昌大押。
來訪友人的接風宴時間是在晚上,我們來吃晚餐。
店內一景。
店外街頭夜景。
晚餐前菜:黃瓜蕃茄起司沙拉
簡單的油醋調味,清爽開胃,特別是那圓球起司好好吃。
燉奶油馬鈴薯泥。
熱燙綿軟香滑好吃!
雞肉捲還是鴨肉捲我已經忘了。
和朋友聊天聊太開心,就沒專心撲香,只記得也不錯吃。
鐵鍋烤牛肉佐洋蔥絲。
牛肉略乾,配上店家附上的紅酒醬味道又會更好些。
和昌大押斜對面就是灣仔的修頓遊樂場。
最近剛好看到有香港歌手的Music Video就是在這裡拍攝的呢!
和昌旁邊就是近年來爆紅的運動品牌「UNDER ARMOUR」(港譯:安德瑪)。
再往銅鑼灣方向走幾步路就是利東街商場,是一條集中購物及美食的步行街。
利東街走跳日記我們下篇見。
後記:
在香港城市行走,放眼望去,除了高聳入天般的超現代摩天大樓,
在某些角落,還遺留著彷彿穿越了時空,時光靜止的古意唐樓。
曾經的香港人們用紅磚片瓦構築著城市輪廓,勾畫著情懷筆墨。
隨著時代的變遷,那離合的人情,是否仍隱刻在陳年的磚瓦裡?
而悲歡的起落,是否還蕩漾在幽幽的低語中?
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