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元朗,就讓人聯想到許許多在地美食。
除了老店餅香,甜品店裡讓人驚豔的小食,還有香港道地小吃。
之前因為食尚玩家節目的關係,一直想來吃天鴻燒鵝和勝利牛丸。
又因託香港友人的福,知道更多在地人氣小吃。
只好一間一間有時間再慢慢排著來撲香。
店名:勝利牛丸
地址:香港元朗谷亭街3號傑文樓1樓1號舖
第二回元朗美食趴趴走,目標是好到底麵家和這家勝利牛丸。
店就開在元朗港鐵站附近非常熱鬧的青山公路踩街中心地區。
那一區到處是小吃店,還有三家知名老餅店,以及多樣販售商店。
一到假日人潮眾多,其熱鬧一點都不輸給銅鑼灣尖沙咀等觀光區呢。
菜單隨手拍。
除了招牌的牛丸粉麵外,還有豐富的茶餐廳選項。
看著菜單我還和香港友人聊起了好立克飲料。
記憶中,很小的時候台灣也是有好立克的,就是一種麥芽牛奶。
只可惜,現在在台灣似乎已絕跡許久,九年級生可能都沒聽過了吧。
所以想回味好立克的好滋味的朋友,來香港可得把握機會。
另外,香港所謂的"凍飲"便是冰飲,特飲裡寫的樂是可樂,七是七喜。
還有,方包多士也就是厚片土司,其中的"占"指的是jam,也就是果醬啦。
牛丸牛腩牛筋三併米粉 ... HKD32 ≒ NTD131
一碗的份量大約就像台灣肉羹麵小吃那樣,一人食一碗不算多。
我知道這家店很有名,我也的確是為了它的名氣而來。
實際食上一碗後,我心頭有些落寞。
比起台灣牛肉麵,這碗真是普通地讓我好想立即飛回家鄉。
簡單的醬油鹹湯頭,色濃味淡,讓我吃著吃著忍不住走神。
牛丸在我吃來,也不及新竹貢丸的汁甜彈牙。
在台北的時候,想吃牛肉麵到處都有,清燉紅燒香辣任君挑選。
阿三汕頭、林東芳、史記、牛店、永康街…等,好味撲不完。
在強大的家鄉美味前,這一碗著實淡而無味了。
牛腩燉得十分軟嫩,但味道可惜差強人意。
米粉也和台灣米粉完全不同,倒是像細一點的且口感硬一點的米苔目。
我還是想念台灣的白胖麵條呀,滿滿的麵香,咬勁又十足。
比起牛三併米粉,這份西多士反而讓我感受到濃濃港式情懷。
勝利西多士(芝士火腿三夾底) ... HKD30 ≒ NTD123
所謂西多士也就是很法式煎土司的吃法。
土司片夾好餡料後,渾身沾滿蛋液再下油鍋煎香。
所以外層是油亮的金黃色又帶有蛋香,上頭再挖上一匙奶油待溶。
另外還會附上糖漿,喜歡甜味多一點的話可以試試。(此地無銀三百兩)
將奶油均勻抹平後,我照著台灣習慣對角線切開。
裡面有花生醬、溶黏的芝士和火腿片,配料十足邪惡,也十足引人食欲。
甜鹹相互交錯,密密綿綿地在嘴裡溶解又糾結,直到吞嚥那刻才會平息。
但西多士一定要趁熱吃,因為一旦冷掉,上頭的奶油便會成為一層阻礙。
我觀察了一下周圍點食西多士的在地人,他們是將西多士切成格子狀食。
的確,這樣吃簡單許多,小塊入口也優雅許多,哪像我不顧地豪邁大口咬。
所以下回再點西多士時,我一定要入境隨俗切塊食,港食需以港式呀。
後記:
美食的冒險裡所幸沒有輸贏與對錯。
只有每個撲香冒險者的探索與執著。
好味不好味,只在各人心口,不在他人筆尖。
他人說的好,我得試過才知道是不是也是我的好。
我說的好,你也一定得試過才知道是否合你喜好。
不然永遠不知道是否還有什麼其他驚喜在等著你呀。
或有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