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七日,河內舉辦了一場台越藝術表演交流的盛會。
非常感謝我們最可愛的大使夫人盛情邀約,我才有這個榮幸共襄盛舉。
因為入場券是非賣品,必須透過代表處索取,數量有限,機會難得呀!
百戲大觀 -- 台灣越南藝術表演交流晚會
演出單位:台灣戲曲學校 / 河內戲曲學校
演出時間:2015/8/27 20:00
演出地點:Trung Tam Mghe Thuat Au Co (河內鷗姬國家歌舞音樂劇院)
劇院地址:8 Huynh Thuc Khang St., Ba Dinh Dist., Hanoi.
這是繼水上人偶劇之後,我第二次踏入河內的表演劇院。
沒想到這鷗姬劇院就在我家附近,步行15分鐘。
會場一景。
節目單。
河內戲曲學院表演節目:「合奏與越南傳統舞蹈:鄉亭淑女」
鄉亭是越南鄉村傳統建築,常為村里舉辦會議或文化交流場所。
每逢佳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頗有宮廷獻舞的氣場,舞者身姿曼妙,舉手投足盡顯嫵媚,賞心悅目。
小錄了開場的一段。(無聲音)
錄影時,忘了調好設定,可惜了好幾個片段都沒有聲音呀…
小錄中場一段。(無聲音)
小錄扇舞一段。(無聲音)
台灣戲曲學院表演節目:「千變萬化」
旗陣飛舞加川劇變臉。
或許是因為高中時代常看校內樂儀隊的旗舞英姿,相較之下這倒顯普通了。
而後的變臉還是滿有趣的,和台下互動也很熱絡。
台灣戲曲學院表演節目:「趣味雜耍」
就是玩球丟圈圈,話雖如此,這真是需要高度集中力的表演。
河內戲曲學院表演節目:「盲唱表演--生母情義」
據介紹;盲唱是越南獨特的民間藝術,深具鄉村風情的音樂。
表現越南先民的生活思想與靈魂。
生母情義是歌頌母親對兒女養育之恩。
唱的是越文,據懂越文的朋友說,有些用詞似乎頗艱深呢。
音調不花俏,很有廟堂傳唱的歌謠樸風。
唱著唱著還有類似呼喊母親的聲調,倒像歌仔戲唱了。
台灣戲曲學院表演節目:「搖曳生姿」
俏武旦們以優美俐落身段,讓呼拉圈炫目旋轉。
果然印証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之理,每個圈都以不同方式旋轉,
每個圈圈彷彿被注入了生命力。
河內戲曲學院表演節目:「舞蹈--新米」
據介紹;越南新米節是每年早稻收成時吃新米的習俗。
於是以舞為儀,為感謝祖先恩澤;祭祖新米,以佑季季豐收。
舞蹈動作中不難看出許多種稻收割的身影。
在妙齡女旦們舞步中,處處是俏麗活潑的喜迎樂臨之感。
小錄新米舞蹈一段。(無聲音)
小錄新米舞蹈一段。(無聲音)
台灣戲曲學院表演節目:「力量」
就由這台灣四勇士表演力與美的境界囉。
其中有個勇士技安(我亂叫的),表情太逗趣,太有喜感!
台灣戲曲學院表演節目:「歡喜人生」
就是逗趣雜耍,最後還故意讓(假)雞蛋籃往觀眾席飛,嚇得一眾人驚呼。
河內戲曲學院表演節目:「二胡獨奏--豐收故事」
曲調呈現方式太奔放,又搞花式手法,讓平時習慣聽婉約風國樂的我好驚嚇。
高中時代,在國樂社學了兩年的阮琴和柳葉琴,我對國樂也情有獨鍾。
最可惜的是當時不是學琵琶,琵琶聲如歌似泣,能悲能喜,是我的最愛。
當時練得左手四指滿是繭,也甘之如飴呀。
河內戲曲學院表演節目:「長笛--懷南俚」
據介紹;此曲是抒發兩個朋友在夕陽離別時分的依依難捨情懷。
長笛聲悠揚,十分動聽。
台灣戲曲學院表演節目:「勇士舞」
台灣戲曲學院表演節目:「雨絲雨濃」
簡單來說就是轉盤特技。
一開始轉盤角度匪夷所思,斜得太過了,我還和朋友熱烈討論真假與否。
近45度傾斜太不科學了呀,會不會是黏上去的呀?
一開始,場內沒什麼掌聲的,我想應該不少人也有這樣的疑問吧。
直到……中途有不經意掉盤子演出,我們才大聲驚呼:「是真的!!」
哇咧,簡直像中獎一樣開心呀,觀眾才爆出如雷掌聲。
正中間站在椅陣中的花旦,這下腰咬花可真功夫。
一面要兩手轉盤,一面要下腰咬花,真是卯足全力呢。
河內戲曲學院表演節目:「嬌唱--森林二姑仙女」
據介紹;「嬌唱」是越南北部平原的古典禮樂之一。
通常在進行祭拜祈求聖母保佑時歌頌,並祈禱仙女賜祿。
不得不說,這些花旦真是個個漂亮明媚,是選過的嗎?
小錄「嬌唱」一段。
台灣戲曲學院表演節目:「穿越難關」
在大大小小的圍圈中,挑戰穿、跳、翻、滾技巧。
忍不住要給最有喜感的勇士技安(我亂叫的)來張特寫!
台灣戲曲學院表演節目:「扯鈴物語」
拋、繞、甩、翻,各式舞鈴技巧。
小錄舞鈴一段。
河內戲曲學院表演節目:「竹琴合奏--森林之聲」
據介紹;越南原住民的傳統樂器:德郎琴、竹琴等竹類樂器演奏。
非常空靈的樂聲演奏呢!尤其是中間這像竹串的樂器,彷彿山谷迴聲。
沒有太過修飾的原始樂聲,一切反璞歸真,直指山地之美。
小錄「竹琴合奏」一段。
台灣戲曲學院表演節目:「金玉滿堂」
主要是隊型變換與疊羅漢特技。
看到所有演員織成人網旋轉於舞台時,畫面真是壯觀。
最讓人難忘的,是每位演員臉上燦爛的笑容。
小錄一段「拱橋疊羅漢」。
台灣河內戲曲學院共同表演節目:阿里山之歌(高山青)
由河內戲曲學院成員演奏歌曲,而台灣戲曲學院成員圍圈成舞。
最後是大會共舞,連大使及貴賓們全都被拉上了台共舞。
聽著熟悉的高山青歌調,看著親切的台灣原住民服裝及舞蹈,
讓思鄉成疾的台灣遊子,片刻鄉思得緩吧。
小錄高山青圍舞一段。
最後的紀念寫真。
躲在我旁邊的可愛夫人還是逃不掉上台命運合照去了。
後記:
很美好的一晚,很鄉情的一夜。
非常感謝駐越南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的精心策畫,
有幸欣賞了一場這麼精彩的表演,渡過了一個這麼有鄉情的夜晚。
一晚的思鄉夢迴,一夜的無礙好眠,情懷無價。
加碼情報:
中華民國外交部 外館消息 (點擊閱讀)
Google Map (河內鷗姬國家歌舞音樂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