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歷史課本中有讀到明朝鄭和下西洋這段歷史。
在這漫長的航程中,也開闢了南洋與古代中國的聯繫。
當時古代中國以自己為中心,將南海的東南亞諸國稱作南洋。
其中包括了馬來群島、印尼群島、中南半島沿海…等。
而鄭和的遠航壯舉,更為往後的南洋移民之路奠定了方向。
鴨片戰爭後,清國國門大開,衝擊了國內經濟,讓當時的華人開始向海外謀生。
其中,因西方列強在東南亞開始發展殖民事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因此在19世紀中葉,因殖民主義漸漸引起了一波波的南洋移民潮。
後來又因為戰爭因素,更加速推進了南洋移民風潮。
隨著時代演進,大批南遷的華人們已完全融入了這片大南洋的土地。
不僅生活連美食各方面也都融合了當地特色,成就了獨特的南洋風格。
所以來到新加坡,可以感受到華人在此紮根後創造出別樹一格的文化。
店名:大南洋咖啡館 Great NanYang Heritage Cafe
地址:5 Craig Rd., Singapore 089665.
看建築外觀就有南洋娘惹文化的風格。
店舖開在丹戎巴葛MRT周邊區域,這裡是多國籍美食的聚集地。
紅燈籠、門聯、鐵門鐵花窗.....等等,都很中華氣息。
店內隨手拍。
某些點其實同我小時候所處的八零年代有濃濃的熟悉感呢!
菜單隨手拍。
菜單隨手拍。
菜單隨手拍。
菜單隨手拍。
點餐很電子化,用手機掃QR code後進入訂餐系統就可以訂餐了。
每樣餐點都有照片參考,不用擔心點錯,也沒有被催促點餐的壓力。
這次這個飲品「虎咬獅」正是我的好奇目標之一。
Iced Hor Ka Sai 冷虎咬獅 ... SGD5 (8% GST另稅)
來到新加坡,早餐當然少不了的咖椰吐司和南洋Kopi or Teh。
"Hor-ka-Sai (虎咬獅)"!光聽名字就熱情澎湃,血脈噴張了有沒有?
Hor-Ka-Sai 一詞來自福建話,來源已不可考,有一說是五六十年代由太平人所創。
早期的工人漁夫們,為了一天的氣力活,需要補充強力的營養熱量。
而這 Hor-Ka-Sai 說穿了就是南洋咖啡加美祿的調合飲品。
喝了這虎咬獅後,精神充沛有如猛虎,一如其名勇猛。
想來有濃咖啡的提神效果又有美祿的高熱量加持,能不像一尾活龍嗎?
Kaya Butter Toast 牛油咖央麵包 ... SGD2.5 (8% GST另稅)
烤得酥香薄鬆的吐司麵包中抹了香甜的咖央醬及牛油切片。
一口咬下又酥脆又潤綿,真的好好味呀~~
好肥好香好好吃~~~
第二回再訪,為的是午餐。
乾炒河粉 ... SGD6.9 (8% GST另稅)
意外地很好吃!而且實際賣相居然還比Menu照片好看!
鑊氣有,香氣也足,河粉口感亦彈牙,整體完成度很好!
推薦給喜歡炒河粉的朋友,小編個人覺得很滿足。
這次則點了另一款店內飲品的招牌。
Coconut Coffee (Cold) 冰椰香咖啡 ... SGD5.9 (8% GST另稅)
濃郁的南洋咖啡有了椰奶的調合後,清涼溫潤了許多。
雖然相比於越南的椰香冰沙咖啡還是略遜一籌,但也好喝啦!
牆上掛著的裝飾物:潮洲戲畫報及紅龜粿的模印。
與咖啡館的Craig路相接的Tg Pagar路,這條路上滿滿的餐廳。
這周邊有很多漂亮的建築及獨有特色的小店舖,值得逛逛看看。
後來,大南洋在烏節路商圈周邊開了分店。
位在觀光客及商務人潮皆多的區域,找來也十分方便。
Somerset捷運站A出口出站後往左路程一分鐘就能看到。
店舖開在「111 Somerset」複合式商場大樓一樓。(如左)
店名:大南洋咖啡館 Great NanYang Heritage Cafe @Somerset
地址:111 Somerset Rd., #01-09, S238164.
點餐方式可掃QR碼或用點餐機,十分方便。
菜單都有佐圖,不用玩猜猜樂。
店裡佈置也是走復古風,很有古早柑仔店的那種氣氛。
我的新加坡KOPI及同行友人的「獅咬虎」。
一開始我一頭霧水,上次我點虎咬獅,是咖啡混美祿的一款飲品。
而這獅咬虎…?經同行友人解釋才明白,是茶混美祿哇哈哈~
後記:
南洋的傳說呀,不僅有擺渡離鄉的孤勇,更有不顧一切的打拼精神。
即便現世安穩如獅城,人們依舊在這裡晝夜不懈,為生活奮鬥不怠。
Google Map